有机三黄鸡养殖技术
更新时间: 2023-02-09
1、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式: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式就是在鸡舍内的地面上铺设10厘米左右厚的垫料,雏鸡从入舍饲养到上市出售一直生活在上面。这是目前**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。地面上的厚垫料要求干燥松软、吸水性强、不霉变。常用的垫料有刨花、锯末、稻壳及铡成3-6厘米长的麦秸、稻草和玉米秸。这几种垫料以混合使用为好。厚垫料平养方式的优点是简便易行,设备投资少,残次品率低;缺点是肉鸡易感染肠道**和球虫病,会增加**的费用。
2、网上平养的方式:就是在离地50-60厘米的高度上架设网架,用2厘米左右粗的圆竹竿或木条平排在网架上制**床,上面铺上塑料网或铁丝网,鸡群就生活在网上。这种方法虽然设备投资较高,但由于鸡粪落在地上,鸡群不接触鸡粪,可显著降低鸡群的球虫病、大肠杆菌病、慢性呼吸道病等**的发生率,减少医药费用,鸡舍内环境容易控制,也节省了垫料的费用。
有机三黄鸡种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
(1)首先要逐步结束限制饲喂。视种鸡性成熟的程度和开产日龄的差距逐渐增加每周的饲料投放量,直至正常采食量为止。
(2)其次是将已降低了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日粮转换为产蛋期饲料,其蛋白质含量约17%左右。
(3)在开产前逐渐增加光照(见有关内容)。
(4)对种公鸡、母鸡作开产前的挑选,将无种用价值的种鸡剔除。将公鸡按比例放入到种母鸡群中,如没有迁入产蛋鸡舍应尽早迁入。
(5)将种鸡需要以注射方式接种的疫苗在开产前全部接种。
有机三黄鸡的饲养生产特点
(1)有机三黄肉鸡的适应性、生活力、抗病力比肉用鸡仔较强。对自然气候、环境的适应能力,对各种疫病的抵抗力,对各种应激因素的抗应激能力都比较强。
(2)生产周期较长,栏舍利用率较低,资金周转较慢。有机三黄鸡的生产日龄需80~120日,加上栏舍消毒的时间,一次生产周期约需90~125日。栏舍和资金周转一年只利用3~4次,相对于肉用仔鸡、鸭、鹅等家禽的生产周期较长。
(3)现代集约化养鸡业多采用密集饲养的方式,而三黄鸡的饲养多采用果园放养、山地放养、塘基放养等良性生态农业生产方式。有机三黄鸡吃虫吃草,鸡粪肥土、肥果及养鱼,果园或山地又为有机三黄鸡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。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之一。另外,采用果园、山地、塘基饲养,经过一定时间后,环境污染严重,病原微生物残积很多,更换场地和栏舍,十分有利于有机三黄鸡的饲养和疫病防治,而原有的场地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条件作用,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环境。
(4)有机三黄鸡的消费市场目前主要集中香港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等地域,因此三黄鸡的生产相对集中在这些地域。虽然在河南、山西等省也发展了一些三黄鸡种鸡,但其产品主要销往上述南方省分。由于生产和消费市场相对而言集中的局限性,因此,有机三黄鸡的生产水平、技术手段、品种等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。
(5)由于有机三黄鸡的品种(品系)不是标准品种,或者没有经过严格条件的遗传育种过程,不少品种仅是采用较简单的杂交方法,后代遗传分离现象较严重,商品一致性较差。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因忽视保种和提纯复壮,品种也很混杂或退化。因此生产性能的不一致性造成了饲养管理、产品销售的多层次。
(6)有机三黄鸡生产多采用单性别生产,即雏鸡在1日龄就进行雌雄鉴别,雌雄分群饲养。雌雄品种混合饲养生产的情况不多。主要原因是有机三黄鸡雌雄的生产性能差异性较大,销售方式和对象不同,销售价格的差异性也较大所致。
上一篇:三黄鸡养殖技术
下一篇:三黄胡须鸡名满珠三角